查看原文
其他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16-04-23 力哥 力哥理财


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概念已经不是90后,而是95后了,因为95后也已经横空出世,登上历史舞台了。


而回到16年前的2000年前后,今天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80后同样面对着全社会的聚光灯,以及数不尽的质疑。所以当90后和95后受到社会主流舆论质疑的时候,我总是会潜意识的站在他们身边。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是那些60、70后的,今天正在逐渐成为80后的,但将来一定会成为90后的。这是历史的铁律。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60、70后的媒体人现在都在想方设法舔90后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这篇文章,同样也是写给90后甚至95后看的。


时光回到1998年,面对社会舆论对中学语文教育尤其是作文教育八股文式的质疑,上海的青春文学杂志《萌芽》决定举办“新概念作文大赛”,所谓的“新概念”在当时主要指的是一套从美国传过来的英语教材,这套教材的教学理念和我们过去国内死记硬背的英语教学方法完全不同,所以叫“新概念”。这个新概念在当时也算是个流行语,所以《萌芽》就把这个新名词照搬了过来。


为了强调自己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所以这届作文大赛初赛的作品要求仅仅是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别写成长篇小说就行了,另外参赛者年龄别超过30岁,此外没有任何限制。


到了1999年,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获奖选手中,有不少高三应届生被北大、南开等全国一流院校破格免试录取,其中我记得最有名的有陈佳勇、刘家俊等人,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后来与韩少齐名的小四。


此时,我也正处于青春期最初的对文学的极度爱好期,所以像《萌芽》、《读者》这样的杂志每期必看。也正是这一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分AB两卷,里面的每篇文章,我都仔细看过。


那一年,我上初二,郭敬明上初三,韩寒上高一。


1999年,可以说是力哥人生走向第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我的兴趣一直在理科,我喜欢数学和物理,在此之后,我的兴趣就明显偏向了文科。


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爆发期,当大众见怪不怪审美疲劳后就会逐渐归于常态化的平寂。比如那么多年的选秀比赛下来,如今真正能成为恒星一样留在娱乐圈一线的选秀明星也只有2005年那一届的李宇春张靓颖等人。新概念作文大赛也是,虽然每年都会涌现出许多文坛新人,但直到今天,人们一谈起这个作文大赛,脑中浮现出的第一个人物形象就是韩寒。


用今天的话说,如果说新概念作文大赛捧出过在文坛乃至整个社会上像恒星一般的巨大IP的话,那这个IP,就是韩寒。


不仅是因为韩寒本身才华出众,更重要的是,他成了反抗应试教育,反抗传统社会对人才认知的框架的图腾——当其他年少成名的才子们都一个个进入大学深造的时候,韩寒却选择了一条令人诧异的道路——高中辍学,开始了自己走上社会的崎岖道路。


于是韩寒成了教育界的洪水猛兽,不断被社会主流舆论批判质疑。


至今我还清晰记得,高二那年,有一次我的语文考试成绩得了90分,我们的班主任就跑来和我说,你语文已经够好了,多花点精力在其他学科上吧,你可不要学韩寒,那是没前途的……


没错,那就是当时教育界对韩寒这人的主流看法,离经叛道,年少轻狂,社会最终会给他教训的!


可惜的是,过去10多年的历史证明,社会给了这些50后、60后的老师们深刻的教训——时代变了,倚老卖老的时代真的过去了。这也是为什么每当社会质疑90后种种不是的时候,我作为80后,总是习惯性的站在90后一边。过不了几年,00后也将站上历史舞台,我也必然会站在00后一边。


因为年少成名,而且一成名就成为充满争议的众矢之的,往韩寒身上泼脏水似乎成了当时许多人想要成名的一条捷径。正如今天无数人往papi酱和罗振宇身上泼脏水一样,似乎成了一种时尚。


记得最搞笑的一次泼脏水是以方舟子为代表的一些人说韩寒的文章都是他老爸代写的,天才少年韩寒就是个天大的经过精心包装的弥天大谎。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当时真是醉了。


从《书店》、《求医》再到《杯中窥人》,包括韩寒最初写的两本书——小说《三重门》和杂文集《零下一度》,我当年都认真读过,那是在韩寒遇到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路金波之前的作品。我真不觉得这样的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是随便找个成年作家就能捉刀代笔的。


这次韩寒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两部电影作品制作计划,2017年秋的《天空制造》和2018年夏的《三重门》。在介绍后面这部电影作品时,大屏幕上打出的文字是“十八年后,热血重燃”。


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真的看过16年前出版的这本《三重门》。因为这些年间,韩寒的身份早就从最初的少年作家,变成了用辛辣幽默的笔锋对抗强权的社会公知和赛车手形象,而去年《后会无期》上映后,他的形象又变成了电影人,更准确地说是商人。


但对我来说,这些韩寒后来的形象,与新闻有关,与时代有关,但与我的青春无关。和我的青春息息相关的,就是当年的《三重门》和《零下一度》。所以对我来说,“十八年后,热血重燃”这句话是极具诱惑力的。


因为我不是在看韩寒的成长和变化,我是通过电影镜头回望我自己的青葱岁月,我是在祭奠我自己永远回不来的青春。


韩寒当年年少轻狂的名言,有很多都记录在我当时的名人名言录上。


 比如韩寒说过:“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他还说过:“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


这种年纪轻轻就似乎把这个世界全部看穿的样子,真的很让人讨厌,也很让人痴迷。在那时,我整天想的其实也是这些问题。


日光之下,都是捕风,都是虚空。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


如今韩寒从过去看不上商业,尤其看不上商业社会运行规则的一个魅力人格体,突然变成了一个鼓吹商业精神的商人,让许多看着这个追风少年一路走来的看客们有些消化不良,难以接受,于是各种质疑声又来了。


但在我看来,我为韩寒感到由衷的高兴。是那些看客们先入为主的把韩寒这个人物形象定格在了少年作家,愤世嫉俗,离经叛道这些标签上,却不知道,人这种动物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他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成长,自我进化。


18岁的韩寒,已经展现出了一个18岁的少年能展现出的最牛逼的形象了。


而如今34岁的韩寒所展现出的形象,我觉得丝毫不亚于18岁时他展现出的形象。


尽管我和韩寒一样,认为他拍的《后会无期》有许多地方没有处理好。


我想那么多年过去了,韩寒也肯定已经明白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糟是非常容易的,而想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却非常困难。而商业的力量,是一种最和谐的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力量。


18岁的韩寒只是从书中看到了这个世界,他以为他已经完全看明白了这个世界,但其实没有。


34岁的韩寒虽然已经在生活中看到了许多世界,但他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完全看明白这个世界。而他能做的,就是以局中人而不是旁观者的身份沉浸到生活中去,去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突然想起高晓松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我到四十岁才发现,四十不惑的意思就是说,到了四十岁,你还没明白的事,你就不打算明白了。我都四十岁还没明白的事,我干吗还要去把它弄明白呢?”


是的,我们原本就不可能在这么短的人生岁月里把这个世界完全弄明白,到了40岁,能弄明白的自然就明白了,弄不明白的也没必要非得弄明白。


活好自己的生活,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就可以了。



祝福韩少,走出自己更加精彩的人生。


也祝福所有正在追梦的年轻人,你真不用太在意外界是如何看你的,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走,哪怕事后证明这条路是错的,也无所谓。


因为这就是青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